来源:为莎草科多年草本植物莎草的干燥块茎。野生于海、河、溪边沙地上较多。 产地:主产于山东、湖南、湖北、浙江、河南、河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根茎略呈纺锤形,大小不等;长约1.5~3厘米,直径约0.5~1厘米。表面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又产。以安徽、山东、湖南、湖北产量大。 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高40~12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质硬,基部木质化,外披灰白色软毛,茎中部以上分枝。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枯
来源:为樟科植物常绿灌木乌药的干燥根。多为野生。 产地:主产有浙江、湖南以及安徽、湖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性状鉴别:乌药个多为纺锤形,略弯曲,中部膨大,两端稍细尖,俗称“乌药瓜”。长10~20厘米,直径1~3厘
取本品碎片碎末少许,加20%硫酸,即发泡溶解,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针簇状的硫酸钙结晶析出。 以块整齐,坚硬,夹有黄绿色彩云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碳酸钙和少量铁、铝、镁。 药理作用:收敛、止血、祛瘀。 炮制:煅透,打碎。
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野生或栽培均有。 产地:生产与河南、河北、陕西、新疆及东北等地。 性状鉴别:天仙子略呈肾形,两面扁平,直径约1毫米。表面棕黄色或灰棕色,有细密的网纹,脐点处凸出。气无,味微辛。 以身干、粒大饱满,无
产地:同。 性状鉴别:带叶枝梢,中轴扁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2毫米左右,分枝稠密。叶鳞片状,抱茎交互而生,作扁平状,节节相连。排列紧密,顶端呈三角形。灰绿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涩。以灰绿色,无树枝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
泽兰图片 来源: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瓜儿苗及其变种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全草。 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鉴别:茎方形,高约30~120厘米,粗5毫米左右,黄绿色或黄褐色,节明显,紫色,质脆易折断,中空。叶对
别名:茴香子,小茴。 来源: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内蒙,山西其它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鉴别:小茴香为双悬果,形似稻谷而细小或稍弯曲,长5~6毫米,直径约2毫米,黄绿色,有明显的纵棱线
来源:为蚌壳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状茎。野生于山野。 产地:主产于四川、福建、浙江,此外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云南、贵州等地亦有生产。 性状鉴别:狗脊呈不规则的条块状,较大的团块形似金毛狗头。长8~20余厘米,
产地: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地,其它沿海地带亦有产。性状鉴别:本品呈扁平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约10~20厘米,宽约4~8厘米。背部骨质坚硬、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密布的小疙瘩状突起,形居近平行的半环状纹理。两侧边缘一层硬脆皮膜。
中草药网
www.it4.cn